从24岁在农贸市场上摆摊卖榨菜,到成为南京有名的榨菜大王;从苦心经营到一步摔倒,被客户抛弃;再到重新出发,成为全国榨菜大王,胡小平的创业心经就是持续膨胀自己的野心。
第一步:转售坛装榨菜每天赚20-40元
1989年,24岁的安徽无为县白茆镇人胡小平偶然接触坛装榨菜,按每斤0.45元进货,转到农贸市场按每斤0.7元卖,每天大约销售80-160斤,利润每天约20-40元。
但胡小平很快就发现,农贸市场上的人流时间比较集中,一旦高峰过后销量便很快下降,而且自己又没摊位,很难竞争过别人。于是,他又开始寻找新的销路。
第二步:低价把榨菜卖给餐馆
在调查过程中胡小平发现,人们在餐馆对于清淡的蔬菜或小菜倒是青睐有加,而榨菜正是一种非常好的调味食品,刚需市场很大。
于是,胡小平就退出农贸市场,开始挨家挨户到餐馆推销。因为他的榨菜低于市场价,质量也不错。所以,榨菜销量不断增长。
第三步:榨菜小型化与袋装后,批发给超市
胡小平逐渐意识到,生意要做大,仅仅针对面馆与饭馆,没有大的发展前途。只有将榨菜指向家庭消费,进军超市,才能够开拓出不可估量的巨大市场。
于是他将原有榨菜进行改装,将其小型化与袋装,以适应家庭消费的需求。同时,增加了榨菜品种。最后,以袋装形式成功打入了南京有名的蔬菜连锁超市。
第四步:代销榨菜片,每袋只赚2分钱
1996年的一天,胡小平代销了浙江一个厂家70克的榨菜片,结果第一个月就卖出了4000箱。
这次胡小平不仅赚了1.2万元,还得到了厂家承诺返还的0.2万元,但是,很快一些大客户跳过他与厂家直接进行交易,一时间,他不只失去了厂家,更失去了客户。
第五步:做成全国“榨菜大王”
痛定思痛,1998年,胡小平成立了南京云露调味品有限公司,而且还为自己的产品注册了商标品牌,名字就叫做“小菜一碟”。
为增加小菜品种,胡小平跑遍全国各地去寻找特色小菜与生产合作伙伴,定点加工各种风味小菜。
数年间,“小菜一碟”建立了30多个生产基地,囊括了全国200多个特色小菜品种。拥有500多个销售网点的知名公司。
第六步:抓质量、钻研发、拓市场
规模形成后,胡小平提高了榨菜制作质量要求,并加大了研发投入、市场投入力度。
1.聘请食品保健专家进行指导,用科学手段将中国小菜由传统的“下饭型”拓展为现代的“保健型”。
2.建立自己的小菜生产与加工基地;
3.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并入驻国际连锁超市,逐渐走向了国际市场。
【经典语录】
★遇到困难,面对挫折,我泰然处之:再大的事,笑对人生,不过是小菜一碟。
★我们不光是做产品,还要把它和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结合起来,这样的产品才能更具生命力。
★我的最大梦想就是,把中国博大精深的小菜文化推向世界饮食文化之林。
★薄利多销是做小生意的成功之道。
【创业点评】
做榨菜生意难吗?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小菜一碟”,不屑于去做。但胡小平却能够把小小的榨菜做成一个大品牌。
其实,只要对生活细心观察,也许你就会发现身边到处都有这种“小”机会。一旦发现这样的机会,你需要做的,就是赶紧行动起来。
因为创业并不能在空想中等待,而只能在实践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