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氛围从区域上呈现明显差异,西南、华东和部分沿海城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而对于多数西部省份则比较弱。
近日,首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大赛”在上海闭幕,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市202所高校的722部作品,其中125件作品入围复赛,35件作品入围决赛,参加了12月初的决赛答辩。大赛根据从参赛省份分布、参赛作品方向及参赛团队情况三个方面,展开了相关创业数据分析。
数据显示,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知识目前还比较匮乏,比如对于公司发展规划,对于融资需求都不甚明了,722个参赛团队中,51个团队在融资需求一栏填空白。
参赛作品数量:四川最多,云南青海内蒙古最少
本次比赛作品提交总数为722件,各省份平均提交作品为23件。其中提交作品最多的省份是四川省,提交作品110件,占全国提交作品总数量的15%。
提交作品最少的省份是云南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均为1件。
从作品数量看,四川省是提交作品数量最高省份(占总作品总数15%)、进入复赛作品数量最高省份(占复赛作品总数15%),同时也是入围决赛作品最高省份(占决赛作品总数15%)。
从作品入围率看,辽宁省是作品入围率最高省份,其中复赛入围率为38.9%(复赛平均入围率为17.3%)、决赛入围率16.7%(决赛平均入围率4.6%)
从参赛高校看,西南财经大学提交作品总数最多(28件),电子科技大学进入决赛作品最多(3件)。这两所高校均位于四川成都。
创业切入点:校园服务最火
比赛提交的722件参赛作品方向丰富,涉及教育、服务、环保、医疗及科技等多个领域。
从作品类型看,互联网创新项目(444件)占总作品数的61.5%;移动应用软件类(183件)次之,占总数的25.3%;产品硬件类项目(95件)最少,仅占总数的13.2%。
从创业切入点看,作品主要集中在校园服务、健康医疗和智能家居等方面,其中校园服务占26.4%。
参赛团队结构:负责人男多女少
数据显示,参赛的722个创业团队的在结构和发展进程发面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从团队组建看,极大多数(97.2%)的团队都是本校组建,跨校组建的团队仅不到10%。
从团队负责人看,男女比例为2.5:1,其中,84.2%人都是在校内大三及以上年级,即参赛团队基本是高年级学生主导。
从团队规模看,各个团队的核心人员数量如下图所示,多数(86.1%)的团队人数集中在4-6人。
从团队发展看,39个团队参赛前已完成融资,其中20个团队进入复赛,达51.3%(复赛平均入围率为17.3%),决赛入围率为17.9%(决赛平均入围率4.6%)
大赛调研报告方表示,经过对比赛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浓,互联网创新项目热度高,学生团队的创新创业切入点和整个社会创业切入点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基于校园的场景创业成为他们的一个重要选择;但国内的创新创业氛围从区域上呈现明显差异:西南、华东和部分沿海城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而多数西部省份则比较弱。
根据调研报告,易班网建议,要加强对多数西部省份高校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的指导扶持,针对多数西部省份高校,加强比赛的宣传推广,同时提供特殊的创新创业指导和培训,对于参赛或者获奖的创业团队给予更多的扶持。
数据显示,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知识目前还比较匮乏,比如对于公司发展规划,对于融资需求都不甚明了(其中融资需求数据填空白的团队51个),所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培训和帮助,对于促进大学生成功创新创业有重要作用。(来源:澎湃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