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语出戚继光《望阙台》,这也许是对刘云清入职以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最真实的写照。
刘云清,男,汉族,197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中车戚墅堰所汽车零部件公司智能制造事业部副总监。刘云清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获有数十项科研成果、2项发明专利。2018年3月,刘云清从全国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中国质量工匠”殊荣,全省仅有两人获此殊荣。新华社评论员文章中,将刘云清与老一代劳模王进喜、时传祥,新一代敬业奉献模范罗阳、时代楷模黄大年共同称为劳动者奋斗的典范。
中专出身的刘云清,却干出了博士生的活儿——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获得数十项科研成果、2项发明专利。他被称作“设备名医”,能诊治数控设备的各种“疑难杂症”;也被叫作“技改大王”,自主设计的数控珩磨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多年的磨砺钻研,刘云清成长为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
1996年,山东职业学院的前身——济南铁路机械学校1992级机设(28)班毕业的刘云清进入中车戚墅堰所当机修钳工,跟着老师傅学习维修数控机床。“干活就要讲良心,要认认真真。”他把师傅的话深深记在心中。晚饭后,他都会到车间转转,琢磨机器的构造,思考维修中的难题;睡觉前,头脑里一遍遍回放着工作中的各种细节。
“艺痴者技必良”。时光流转,刘云清从机械维修工成长为全面系统掌握数控设备机械、电气、液压、软件等各方面故障维修的专家。刘云清感觉自己“仿佛和机器融为了一体”,有一种“和机器在长期相处中构建的特殊默契”。同时,他也把机器看成一个活的整体,维修机器从来都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动脑筋“从系统上”去解决问题。他练就了了一身“神奇”的本领:从嘈杂的轰鸣声中能立马听出哪一台机器“生病了”,并准确判断“病因”所在。
近日,由他及团队自主研发的GHM8500珩磨机首次对外交付。从2008年着手研发数控珩磨机开始,到如今自主研发成果由“自用”转化成为产品,实现了成果转化。
刘云清说:在这20多年间,也曾有溧水的发小高薪邀我一起创业,也曾有苏州的国企给我抛橄榄枝,薪水是我当时的2倍多。我不是没有动摇过。但最终,我选择了留下!留在这块我挥洒过青春与汗水,也给予我光荣与梦想的热土。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我当然爱我的家人,但我更明白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不仅仅是一个工件、一台设备,一个团队,一家单位——而是一个大国的高铁技术崛起之路,离不开每个技术工人的努力。
“20多年来,我始终工作在一线,身为工人,我深感光荣。能叫我一声“刘工”,则是对我最大的褒奖与肯定。”刘云清坦言。这便是工匠的坚守,朴实劳动群众的心声。
钳工出身,却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获得数十项科研成果、2项发明专利。成为了首席技能专家。但是刘云清依旧不忘初心坚守,一直默默劳动,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而今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担当得起。
刘云清说: “很多人笑我傻,我不这么认为。一个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种幸福;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同时,还能为单位、为社会、为国家作出一点贡献,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财富。”
刘云清校友对母校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心系母校,感恩母校。多年来一直关注母校的发展与建设,建言献策,并多次返校出席重要活动,多次为师生做专题学术报告。
如今刘云清校友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母校也为优秀校友的成就感到无比高兴,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