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现状用“叫好不叫座”“弱势”等词来形容似乎并不为过。由于社会及家长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低,职业院校招生难、招不到优质生源成了一个普遍存在的、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很多人把职业院校招不到优质生源归咎于招生批次靠后,而今,招生批次的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但事实是不少职业院校仍然难以招到优质生源。所以,招生批次并不是造成职业院校生源危机的主要因素,影响优秀生源选择职业院校的主要原因还是办学质量。
目前,职业院校存在的问题是,无论规模大小、公办民办,个个面目相似,同质化倾向严重。这所院校有的专业,那所院校也有,选择哪所院校都一样,进而导致哪所院校都没有吸引力。即使有的院校搞些“特色”,只是听起来很花哨,实质内容并不新鲜,只是换个说法而已。
如何让职业院校“叫好又叫座”?化解这一难题需要行业办学与政府办学协调并进,需要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时立足于区域自然资源与产业资源。
为此,可有计划地恢复行业办学,将“高大全”式的综合型院校向专业性院校回归,如冶金机械学院(校)、地质测量学院(校)、纺织工业学院(校)、信息技术学院(校)……各专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回归窄口径,如将宽口径的金属热加工专业重新细化为窄口径的铸造专业、锻压专业、焊接专业和热处理专业。回归窄口径专业划分有助于院校办出特色、减少由于专业设置重复而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
每所职业院校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及主干专业,但特色专业及主干专业的设置如果没有辅助其发展的自然资源、区域文化资源及地方产业的支撑,专业建设就如同空中楼阁。每所院校的主干专业不应脱离院校所在区域的自然及经济环境,不能远离学生生活。例如,地处农村的职业院校,主干专业设置不能脱离农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每一所院校的地理位置、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等,都是其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
没有专业特色就没有发展的突破口,而特色的形成还要服从于院校积淀的文化,要与院校的历史相联系,与院校的办学条件相适应。在特色办学中,要密切结合院校及地方的实际,充分利用、挖掘和盘活各种教育资源,不盲目求大求全;要从某一领域或专业入手,不在全校全面铺开或各专业平均用力。另外,还要适时追问目的、审视手段,让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或专业成为院校办学的亮点,成为学生主动选择这所院校的理由,以特色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