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确立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音。
众所周知,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战略安排,我们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节点是在2035年。而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要求,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这就意味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要比整个国家现代化提前十几年实现。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在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国家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不断引领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教育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有力地支撑着国家现代化的逐步实现。
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不仅从顶层设计层面搭建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四梁八柱”,更从改革落实层面画出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特别是全面阐述了到2022年和2035年的教育现代化总体目标,明确要求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这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职后教育、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互融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这样的目标和要求,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四个加快建成”(即:加快建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加快建成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加快建成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加快建成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的重要思想,具有高度的逻辑一致性和内在关联性,这就是:教育现代化应突出终身性、公平性、针对性、多样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并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为个体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选择,以更好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现代化对继续教育提出的使命要求
大家知道,早在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首次对继续教育作出明确定义,即: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办不好继续教育,人民对教育的整体满意度就不会提升;缺失继续教育的现代化,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就无法真正实现;在建设教育强国路上,哪一类教育都不能弱!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明确自身肩负的职责使命!
70年来,我国继续教育取得了伟大成就和贡献。但是,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继续教育仍然是薄弱环节、突出短板。今年年初,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进一步强调,要破解继续教育发展难题。他指出,在我国各类教育中,继续教育还属于薄弱环节,如期实现现代化的任务还很艰巨,需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推动继续教育规范与创新,既要深度调整既有利益格局,做好“老城改造”;又要推动新的模式与路径建设,启动“新区建设”。这一“老”一“新”的表述表明,继续教育各板块需要破旧立新,继续教育改革举措需要推陈出新,继续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还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努力实现人人、时时、处处可学,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新时代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
未来15年,随着数字经济、信息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继续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彰显。在新时代新要求下,要推进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总体规划、分区推进,细化目标、分步推进,精准施策、统筹推进,改革先行、系统推进。
在指导原则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引领,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全面推进继续教育现代化。
在发展方向上,可以用“六个更”来概括,即“更多供给”“更高质量”“更优制度”“更新技术”“更全保障”以及“更强治理”。
“更多供给”。供给问题是解决继续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础性问题。一是提高继续教育覆盖面和参与率。二是促进继续教育的全纳和公平。
“更高质量”。质量问题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破除继续教育难题的核心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迈入普及化的阶段,继续教育的功能、定位、质量需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做出调整,确保继续教育可持续向好发展。
一是加快制定继续教育标准体系。学历继续教育必须回归育人本质,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对接行业标准、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同时要完善人才培养资源要素标准,建立健全办学条件标准,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举办人民满意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二是完善质量保证体系。鼓励第三方继续教育质量认证、监测与评估,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的透明度和认可度。建立继续教育质量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加强对继续教育质量的信息采集、统计与分析,为继续教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三是统筹推进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符合时代需要、满足人民期盼、全社会认可的新的高等继续教育生态体系,满足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当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更优制度”。制度问题是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性问题。继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促进全民积极向学、随时随地可学的制度环境。一是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才通道。二是建立国家资历框架。
“更新技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是推进继续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途径,技术是实现继续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对继续教育改革发展会产生深刻影响。
一是加强继续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等相结合的,覆盖全国城乡、开放便捷、数字化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继续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根据城乡社区的不同特点,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
二是加快继续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变革。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全面提升继续教育信息化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变革创新。创新高等学校网络教育教学模式,大力开发和共享“慕课”以及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加强教学互动和个性化精准推送服务,推进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和开放大学创新探索。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促进继续教育在5G时代创新发展。
“更全保障”。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离不开以加快立法为基础,加大投入为保障,完善激励为重点的全方位支撑保障体系。一是加快立法,提升继续教育法制化水平。二是科学投入,加强继续教育投入支撑。
“更强治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大力推进继续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更好地把我们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继续教育更上一层楼。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继续教育规范发展。二是努力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继续教育协同治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