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部门首页  部门职责  信息公开  招聘动态  综合资讯  典型案例  理论研究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通知公告
 
典型案例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典型案例>>正文
重庆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携手华为 三联四建三育 助力ICT产业链蓬勃发展
2021-02-22 13:27   审核人:   (点击: )

一、建设背景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的指导下,重庆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在2016年12月由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牵头组建,并在2018年4月于重庆市教委正式备案。自成立以来,集团理事长单位——重电始终坚持“互通信息、多方共赢”初心,不断壮大集团规模,发展至162家成员单位。一是联合10所国外、3所国内本科、20所国内专科、18所国内中职等51所学校,共同探索人才培养体系;二是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101家知名企业,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三是联合“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信息安全与云计算校企联盟”“重庆电子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重庆通信行业校企联盟”等10个行业专业联盟,共同制定电子行业标准体系。

 集团成立以来硕果累累,建成“海尔智能电子学院”等产业学院10余个,成立“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委员会”等专委会20余个,在国际、国内“政校企行”各类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和突出成绩。其中,以重点专业群为基础,分层分块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职业教育方面尤其突出。根据信息通信技术(简称ICT)行业“云-管-端”的架构,以服务于管道层的通信技术、通信系统运行管理两个专业为核心,带动和辐射服务于云端应用层的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形成了涵盖IP、IT、CT三个领域的信息通信技术专业群,扎根于ICT行业核心基础技术。2016年11月,华为ICT产业链校企联盟成立。2018年10年,集团与华为、泰克三方成立了混合所有制特征的“华为ICT学院”。职教集团、校企联盟、产业学院“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体系日趋成熟,助力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链蓬勃发展。

 

二、实施过程

(一)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共享基地,增强软硬件设施

集团始终认为职教离不开真实企业环境的技能训练。信息通信技术专业群从2012年开始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全球第一个“华为实训基地”和“华为认证培训中心”,并在2016年成立“华为ICT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中央财政、重庆市政府、学校和企业先后投入上千万元建成通信全网综合实训基地、华为实训基地、云计算与大数据中心、物联网应用中心。ICT应用技术实训基地是集学生技能训练、行业资格认证、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培训、技能竞赛、应用创新为一体的创新实训基地。企业也为学校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就业、行业兼职教师支持、教师到行业锻炼支持,以及提供企业技术专家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与专业课程教学。并与重庆地区通信行业企业合作,建设2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截止目前,集团先后与华为、长安、京东方、京东、阿里巴巴等成员(或拟加入集团)企业共建11个产业学院、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5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8个协同创新中心。

 (二)校企共享人力、技术资源,建设专业教学资源,突破传统教学瓶颈

 为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技能性人才,使学生培养的环境和途径更符合企业用人需求,集团理事单位联合与华为共同制定ICT专业人才方案,建设专业课程体系,打造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的教材,共建职业资格认证资源,引入工程规范、工程案例、新技术发展趋势等教学资源。

 通信系统运行与管理专业结合ICT产业的发展,与行业企业共同召开专业建设指导研讨会,总结出通信系统运行管理专业技术服务类典型岗位对从业人员核心专业能力的要求,将华为的VC(视讯)、Transmission(传输)、Cloud(云计算)、LTE(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storage(存储)、security(安全)、Wlan(无线局域网)、R&S(路由交换)、AccessNetwork(宽带接入)认证的内容转化了课程体系中的9门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数据网组建与维护”“存储网络组建与维护”“云计算系统运行与维护”核心课程教学全部采用华为设备的真实教学环境,支撑专业的技能培养。

 集团利用企业、行业优势,共同制定通信系统运行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光电技术应用、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6个,修订完善专业、课程、岗位标准54个,开发工学结合教材18部。

 (三)联合华为,共建师资队伍,打造高素质育人队伍

 为适应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态势,集团积极打造高素质育人队伍。一是制定教师行业职业资格认证计划,每年派出多名教师到华为等企业参加ICT相关的行业认证课程培训。有多名教师获得华为HCIE(专家级工程师)和NP(中级工程师)培训证书。二是利用暑期前往ICT行业企业进行实习实践,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教师,提升教师职业技能,促进教师更加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三是建设行业兼职教师人才库,实施“工程师进课堂”。聘请行业专家,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和工程实践指导,参与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改革。集团吸收法国、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高校加入,派出20余名教师赴法国亚眠大学留学研修,提升教师国际化视野,提升教学质量。

 (四)依托华为,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占领技能人才高地

集团理事长单位重电秉承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智能引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力量,整合学校、企业优势资源,完善科研仪器设备,校企共建“ICT行业创新基地”,引进优质企业入驻学校,建成通信设计工作室、信息化工作室、信息系统应用咨询服务工作室、网优工作室、大数据分析工作室等生产性实训中心,校企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创新创业等合作,提升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孵化一批创新企业,实现科研成果与产业转化的有效结合。 

依托华为,在万盛经开区成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ICT研究中心。随着5G技术的普及,未来金属后盖出现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3D盖板玻璃是OLED之外下一个大趋势。万盛经开区成功引进3D盖板玻璃、液晶模组总成及大尺寸触摸屏项目,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配套行业,加快形成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成立重庆市沙坪坝区人工智能学会,携手龙头企业华为推动重庆科学城人工智能科普基地在我校的建设。自成立以来,集团承担各类技术培训研发项目230多项,收入2800多万元;获得中兴通讯、重庆铁塔、广州粤嵌等企业捐赠690多万元;申报各类教科研课题超过10项,获得授权专利30余项。

 

三、特色创新

(一)大力实施“三共三享”校企合作模式

集团在现有校企合作基础上,深化改革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对信息通信技术专业群实施实施共同投入、共同建设、共同管理、互享资源、互享人才、互享成果的“三共三享”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是校企共建ICT相关专业,培养行业所需的紧缺人才。校企共同开展行业企业调研、开发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标准、毕业标准,整合企业资源,开展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个性化行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与产业高度融合、与岗位能力高度匹配、与企业直接对接的大数据智能化人才培养标准和体系。二是校企共享人力、技术资源,共同打造优质教学资源。以“系统规划、校企联动、重在应用”为原则,建设涵盖信息通信技术专业群核心工作岗位,尤其是培养大数据智能化人才所需的课程教学资源、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资源以及行业资源,同时依托校企共建 ICT创新创业基地和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实现优质教学资源随建随用、共建共享,使之既可用于教师、学生的课程教学、专业发展、人才培养,也可服务于从业人员终身教育。三是制定合理的教师技术技能提升和社会服务的考评、监督制度,通过技术培训、职业资格认证、顶岗实践、校企双向流动、信息化教学改革等措施,培养一批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双能”型高水准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涵盖专业群各专业的企业师资储备库,大幅度提升企业工程师进课堂的授课比例;同时,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华为,重点培养部分外语能力突出的教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技术培训和项目合作。 

(二)多方协同,共建共享集团教育资源

将学校的创新创业中心和职教集团的校企资源结合起来,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引进优质企业入驻学校,校企共同建立与大数据智能产业紧密联系的科研或社会服务项目组,共同开展科研、创新创业、技术服务等项目合作,通过“产学研用”平台和“ICT行业创新基地”,深化产教融合。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教学成果或专业技术交流。学校主要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攻关支持以及优质人力资源补充等服务;企业则为学校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就业、行业兼职教师支持、教师到行业锻炼支持,以及提供企业技术专家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与专业课程教学等。企业技术专家还定期到学校开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学术讲座,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行业调研、行业锻炼,不仅能密切关注到ICT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动态,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集团成员共同参与技能大赛、讨论专业建设、共同编写教材等,与专业领域会联系得更加紧密。 

(三)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1+1>2”效果

集团立足地方经济,服务地方,开启深度合作新模式。为助力万盛经开区信息产业发展和城市转型,重电、浙江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万盛经开区四方合作共建“一分院三基地一中心”,由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万盛ICT分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ICT研究中心、华为万盛ICT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创新创业培训基地、万盛经开区ICT培训基地组成,共同开展电子信息技术中职学历教育和ICT电子信息技术在岗人员技能提升、技能等级培训和岗前培训。一是制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计划、ICT专业课程计划,提供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打造优质教学资源;二是着力提高“万盛ICT分院”电子信息类师资的专业水平和行业实践能力,打造高水平的中职教育师资;三是联合龙头企业,选派技术专家、职教专家,提供专业技术和教学支持服务;四是协助地方为万盛经开区ICT相关培训基地尽力提供师资保障和技术支撑,为电子信息产业输出“万盛人才”,发挥突出经济效益。

 

四、运行成效

(一)培育“国内外政校企”技能人才

集团与国内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华为公司在国内外专业技术人员ICT技术培训、人才培养需求调研及学生就业等全方面开展合作,在产教融合上力求最大创新和共赢。2018年,联合华为、泰克全方面开展合作,对10余名来自巴基斯坦政府和高校的高级技术人才完成了华为R&S资深工程师路由交换培训。同时,对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员工、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开展ICT专业技术培训。集团利用国际化教学资源,累计派出30余名学生前往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交换学习,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组织集团成员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留学生招生,接收来自东南亚和中亚20余个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和在职人员培训300余人。截止目前,集团为企业培训员工3200人次,面向社会开展培训人数12000余人次,开展技能鉴定10000余人。 

(二)培育“中高本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

集团成立“中高本衔接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3+2”和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对接。与万盛经开区共同制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计划、ICT专业课程计划,提供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打造优质教学资源。校企共同探索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专委会、中职、高职、应用本科学校及电子信息行业企业专家,根据“市场导向确定专业定位,校企互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思路,系统构建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贯通式人才培养立交桥。重庆万盛经开区职教中心等10多所中职学校与集团成员的高职院校合作办学,联合开展“3+2”人才培养,理事长单位与重庆立信职教中心开展“五年一贯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重庆邮电大学开展了“应用本科”的合作。集团成员中高职衔接贯通专业达40余个,学生2000多人。

(三)培育区域ICT产业生态

发展数字经济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全面融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重电连续在2016、2017、2018三年被评为“优秀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国内唯一高校获此殊荣)。华为ICT人才联盟双选会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专场在重电成功召开,搭建了ICT领域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桥梁,精确匹配人才供给双方的需求,为华为ICT学院的毕业生及华为认证人士提供就业指导。与万盛区职教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向万盛ICT分院、万盛经开区ICT培训中心、万盛经开区ICT实训基地提供技术咨询等重点服务,助力区域ICT经济发展。

 

五、未来展望

集团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引领,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机制为重点,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作用,鼓励国内外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加入职业教育集团,全面增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活力和服务能力,助力区域ICT经济蓬勃发展。 

(一)全面完善集团机制和治理结构

集团成员吸引行业、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建立共同决策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模式,完善机构运行、经费运行、考核情况、激励情况的制度建设,以及集团内部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完善,有利于促进集团成员的深度合作、紧密运行和协同发展。

(二)全力推进资源共建共享

资源整合能力反映集团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是考查集团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有效整合集团内的职业教育资源,实现在人力资源、设备资源、资金资源、市场资源、技术资源和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共建共享,促进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全方位提升集团综合质量

集团实行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促进教学内容及时反映ICT产业发展需求、区域特点和时代特色。集团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提供强力人才支撑。发挥ICT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参与和主体作用,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山东职业学院 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3000号 邮编:250104 鲁ICP备09068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