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特色,是质量,是生命,是源泉。山东职业学院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过程中用创新凝聚特色,用创新提升内涵,用创新带动发展,用创新保障质量。同时,学院把创新的理念也带到了青年学生中间,成立了创新发明协会,大家一起开拓思维,奇思妙想,将创新落实到行动中,将发明展现在作品上。截止2012年3月,学院创新发明协会的学生累计获得20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山东职业学院被济南市授予“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成为济南市唯一一家具有此殊荣的高等职业院校。
用创新改变生活
创新可以来自生活、源自身边,山东职业学院机电装备系机电一体化专业1037班学生靳海顺发明的《复合式避震器》就是这样一件作品。一张看似普通的床在地震发生时可以迅速闭合成一个球体,从而有效地保护床上的人员免受伤害。目前该专利已经引起了相关减灾防灾部门的关注,并有望在不远的将来批量生产投入市。
用创新活跃你我
每年,山东职业学院各系部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创新发明讲座、产品展示活动、产品技能竞赛等。在比赛中同学们都拿出自己最新最优的创意成果与大家分享,让智慧的力量充分碰撞、相互激荡,从而激发出更加高涨的创新热情。
“对于比赛中涌现出来的创新成果我们没有等闲视之,而是专门聘请了专家对这些成果进行评价与遴选,并对其中存在开放潜力的项目重点加以培养,通过检索专利记录、确定设计方案、完善技术细节等一系列项目孵化措施,使其真正达到专利立项申报的要求。事实上,很大数量上的发明专利都是这样诞生的,它们最初可能只是同学们头脑中一闪而过的创意火花,但经过同学和老师们的不断整理、锤炼与升华,最终破茧成蝶,蜕变为一项项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发明专利。”在谈到创新发明的过程时,学院机电装备系书记郭亭这样介绍说。
用创新促进就业
学院就业形势好,毕业生就业单位好,就业岗位好,很大程度上不仅包括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认可,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也成为好就业、就好业的一大保障,就连女生也不再为难就业而发愁。学习建筑工程专业的小侯个头不足一米五,眼睛还近视的厉害,如果按照之前的企业用人标准,她肯定不会通过广州一家铁路单位的面试录用。但小侯却收到了这家单位的招聘通知,并且已经高高兴兴地去广州上班了。小侯如此大的面子,可以说是“国家给的”。她设计、制作的“老年人购物推车”,充满了对老年人的爱。当她看到老年人到市场购物都是使用推行李的小车或者推幼儿的童车,很不方便、也不安全时,就设计了一种方便老年人购物。老年人使用这种购物车,中途累了可以坐在车子专设的座位上休息一下,遇有紧急情况可以使用特设手闸。这项设计获得国家的专利授权,小侯就是凭着这项国家专利,令人羡慕地进入了工资待遇上乘但起初决定不录用女生的铁路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