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教工委《关于举办2018年山东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通知》,进一步提升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经研究决定举办2018年山东职业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我院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
二、活动主题
珍爱生命,激情飞扬,争做时代新人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 5月
四、活动内容及具体安排
(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评选
1.活动目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是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班级成员情感交流的有效手段,是维护校园和谐氛围,强化班级凝聚力,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途径。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评选工作,进一步加大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力度,提升学生对自身及周围同学心理健康水平的关注程度,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覆盖面。
2.班会地点:地点自主选择,灵活多变,与主题相适。
3.班会对象:班级全体学生。
4.评选要求: 本次评选工作将从班会主题选定、内容设计、开展形式、总结、视频材料质量等方面综合考察各系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开展情况。原则上每个班级结合活动主题召开不少于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各系党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参与主持班会将有相应加分。
5评分标准:详见附件2。
6.奖项设置: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参评班级数目低于10个适当减少奖项数目)。
6.材料提交: 各系于5月18日前将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报名表(见附件1)及相关材料的书面版及电子版报送至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系人:刘寅伯、张英莉;联系电话66772066。参评材料须包括班会设计方案、班会总结及班会视频(视频时间10-30分钟),每系参评班会不超过2个。
(二)优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平台评选
1.评选对象
各系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2.评选条件
(1)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持续发布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文章、视频等,发布内容积极健康,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一定的受众群体和影响力,不传播不实和不良信息;
(2)页面设计美观,图片搭配切题,整体布局合理,有互动,有效果,能体现微平台的特色;
(3)本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期间(4月23日-5月24日)微平台每周发布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不少于三条,鼓励原创作品,注意保护知识产权;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选取各系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优秀内容向团委推荐并通过“青春山职号”转发。
(5)5月25日-5月28日通过“青春山职号”向全院发起投票,评选“我最喜爱的心理健康教育微平台”。优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平台评选活动将结合投票结果、各系发布内容的质量及团委微信公众号转发数量确定最终结果。
3.报送数量
每系限推荐1个微信公众平台。
4.报名要求
4月23日前将《优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平台评选申请表》(见附件3)及申报材料的书面版和电子版报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系人:刘寅伯、张英莉;联系电话:66772066。
(三)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大赛
1.竞赛宗旨: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同学与朋友间给予心理开导与安慰的心理辅导形式。班级心理委员作为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四级网络的重要节点是开展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主要力量,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竞赛在大学生中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了解朋辈心理辅导的原则和技能,营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竞赛环节:
(1)朋辈辅导技能现场展示:参赛选手按照附件5提供的案例自选其一进行展示,限时5分钟。
(2)朋辈辅导基础知识测试:根据附件6提供的题库测试参赛选手的朋辈心理辅导理论知识,测试时间40分钟。
3.活动实施:活动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每系选派3名选手组队参加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大赛。
4.报名时间:
各系4月24日前将大赛报名表(附件4)电子版报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系人:刘寅伯、张英莉;联系电话:66772066。
5.时间与地点:
现场展示: 4月26日12:40,三号楼报告厅;
知识测试: 4月27日12:40-13:20,地点另行通知。
6.奖项设置:
现场展示和知识测试成绩各占总成绩50%,根据总成绩确定比赛最终名次。比赛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四)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学院从工作实际出发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工作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期间,安排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与国内知名专家面向全院师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讲座内容涵盖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及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成才、生命安全教育等学生关心程度高,社会关注度大的热点问题。具体安排如下:
1.专家讲座
(1)面向对象:全体学工人员
(2)邀请专家:滕晖
(3)讲座内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及应对
(4)时间地点: 另行通知。
2.院内讲座:
(1)面向对象:在校学生
(2)主讲人:张英莉、刘寅伯
(3)主题:悦纳自我,自信自强;理性平和,健康发展
(4)时间地点:5月中旬西报告厅
3.系部讲座:各系可根据自身条件及学生需求及开展讲座。
(五)“青年说”——大学生心声荟萃
1.活动目的:“青年说”——大学生心声荟萃活动运用结构化访谈提纲对大学生进行随机采访,引导采访对象敞开心扉,流露真情实感,将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愿望予以真实呈现,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近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心灵。
2.活动内容:活动紧密围绕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成长与成才,结合个人自身成长经历,用生动的语言与真实的情感表达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社会的内心感受。设置“自我探索”、“生命的意义”、“我的大学生活”、“我的未来不是梦”等主题。
3.活动效果:通过灵活的剪辑与后期效果制作,打造内容真实、富于情感的系列短片,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推送形式将活动作品推送给全体学生,在大学生中传递正能量。
4.活动实施:本项活动由学生工作处联合团委具体实施,院学生会、院社联及各系宣传部与心协协助实施。
(六)大学生心理情景剧短片DV展示
大学生心理情景剧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能够充分表现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与人际交往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冲突与心理危机,具有现实性、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本项活动由大学生艺术团具体负责实施,大学生艺术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身边事进行再创作融入情景剧,运用戏剧化的手段传递大学生正确面对心理问题、积极寻求心理援助及科学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与观念。
五、活动总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举办心理健康节活动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各系要高度重视,以此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精心组织,广泛发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创新活动,突出特色
各系要加强工作品牌建设,积极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精品。结合本系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如趣味运动会、心理短剧、行为训练等等。活动内容要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形式要多样,增强活动本身的吸引力;生动有趣,又极富启发意义;参与要广泛,努力把大多数学生吸引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系通过制作宣传栏、条幅、展板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对心理健康节活动内容进行宣传和推广力度,将本次心理健康知识在大学生中广泛普及。
(四)总结成果,交流经验
各系对心理健康节的活动组织、师生参与情况、特色工作等进行总结,总结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并将心理健康节工作总结(包括活动图片和音像资料)电子稿于5月20日前报学生工作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系人:刘寅伯、张英莉;联系电话:66772066。
学生工作处根据各项活动成绩、各系上报材料成果和实际工作效果,评选“2018年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优秀组织奖”及“2018年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心理委员”。
附件:1.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评选推荐表
2.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评分表
3.优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平台评选申请表
4.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大赛报名表
5.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大赛情景剧题库
6.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大赛笔试题库
学生工作处
共青团山东职业学院委员会
2018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