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
William C. Campbell
、
Satoshi ōmura
、屠呦呦
(Youyou Tu)
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据悉,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中国人。
屠呦呦,女,
1930
年
12
月
30
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1980
年聘为硕士生导师,
2001
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
———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1
年
9
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
“
风向标
”
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个人履历
1930
年
12
月
30
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48
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
1950
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
1951
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
1955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
(
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
药学系
;
1955
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
(
现中国中医科学院
)
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
1959-1962
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
1979
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
1985
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荣誉
1958
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
1978
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
“
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
屠呦呦在
2011
年度
“
拉斯克奖
”
颁奖现场领奖
屠呦呦在
2011
年度
“
拉斯克奖
”
颁奖现场领奖
1979
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
1984
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5
年以来
20
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
”
之一
;
1987
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
1992
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
“
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
1997
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
“
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
2009
年,获第三届
(2009
年度
)
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
2011
年
9
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拉斯克奖设有四个奖项: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公共服务奖和特殊贡献奖。屠呦呦获得的是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
“
因为发现青蒿素
——
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
。
科技成就
疟疾是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报告,全世界约数
10
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
2
亿余人患疟疾,百余万人死于疟疾。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疟疾的防治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的研究课题。
60
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我国是从
1964
年重新开始了对抗疟新药研究,至
1967
年,又组织全国
7
大省、市全面开展这项工作。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疟新药一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初步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
就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
1969
年
2
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她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验方入手,还走访当时中医研究院内老中医专家,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整理了一个从
2000
余方药中选编的以
640
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组织鼠疟筛选。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均无好的苗头。不久,屠呦呦服从组织安排,到海南岛疟区实验室工作半年之久,回北京后,由于种种原因工作难以开展。
1971
年,抗疟队伍再次在广州召开专业会议,周恩来总理对此作了重要指示。屠呦呦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肩负新的任务回到北京,组织力量成立课题组,投入了新的攻关研究。
这次,在重新考虑对一些基础比较好的药物进行复筛时,她又系统查阅有关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吸取药物合理提取方法的线索,以寻找突破口,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有
“
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
”
可治
“
久疟
”
。她细细琢磨这段记载,觉得里面大有文章。屠呦呦根据这条线索,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醇冷浸法将温度控制在
60
℃
,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效价有了显著提高
;
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使鼠疟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
当时正是
“
文化大革命
”
的非常时期,政治冲击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屠呦呦等人仍不受任何干扰,日以继夜地埋头于实验室,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研究,终于在
1971
年
10
月
4
日,即广州会议后的第
191
次实验
(
先后筛选方药
200
余种
)
中,获得了青蒿抗疟发掘的成功。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
100%
,她又把青蒿提取物分为中性和酸性两大部分,并发现中性部分抗疟效价高而毒副作用低,酸性部分无效而毒性大。在确证中性部分为青蒿抗疟有效部分后,又进行猴疟实验,取得同样满意的效果。
此后,她又进行了深入的药理、毒理研究,为确保用药安全她还亲自试服。在这种情况下,屠呦呦于
1972
年
8-10
月,偕同有关医务人员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
30
例青蒿抗疟的成功。
1973
年,又在同一地方首次试用青蒿素单体,肯定其抗疟疗效胜于优选抗疟药氯喹。接着在全国各地的大力协助下,进一步扩大临床验证,至
1978
年,共治疗
2099
例
(
其中包括间日疟
1511
例,恶性疟
588
例
)
,全部获得临床痊愈,使青蒿素真正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新结构类型抗疟新药。
在临床证实青蒿抗疟有效的基础上,屠呦呦等人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从中性部分进一步分离提纯青蒿有效单体。这种新型化合物被命名为
“
青蒿素
”
,经大量化学工作、衍生物制备结合四大光谱研究,确定为倍半萜类成分。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后又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支持协助下,用
X-
衍射方法最终确定了其化学结构。青蒿素为一具过氧基团的
“
倍半萜内酯
”
,该结构仅含有碳、氢、氧
3
种元素,从而突破了抗疟药必须具有含氮杂环的理论
“
禁区
”
。结果还揭示,青蒿素的抗疟活性与
“
倍半萜内酯
”
结构中的过氧基团相关,为结构改造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1977
年
3
月,首次以
“
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
”
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
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
(1977
年第
3
期
)
,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继喹啉类抗疟药后的一次重大突破。在
1981
年
10
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引起国内外代表们的极大兴趣。
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主席、印度中央药物研究所所长阿纳德教授认为:这一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发现这种化合物独特的化学结构,它将为进一步设计合成新的药物指出方向。
”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在报告中也指出:
“
在理论上,任何一种新药物都具有新的结构和它的作用方式,这样才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显然,中国青蒿素是符合这一要求的。
”
会议代表一致认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发明,它的化学结构与抗疟作用与以往已知的抗疟药作用完全不同,对各种抗药疟原虫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药。